双十一环境电器市场总结:短期下滑难掩行业向好

家电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的阵痛期。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家电大盘仅取得5.2%的温和增长,10月单月增速更是大幅下滑至-24%,直接拖累1-10月累计增速收窄至0.6%,行业整体承压态势明显。但一片调整声中,环境健康电器类目逆势增长,1-10月各核心品类线上均取得20%以上的同比增幅,领跑家电大盘,展现出品需品类的强劲增长势能。

水家电

需求普及+结构增长,行业K型分化满足差异化需求

而综合来看,水家电赛道更是成为了逆势增长的“核心引擎”:25年1-10月,净水器品类同比增长4.7%,饮水机同比增长15.2%,净饮机更是以42.8%的高速增长领跑全品类——三大核心品类均大幅跑赢家电大盘,展现出极强的市场韧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历近一年的高速增长后,水家电品类在双11期间仍出现了同比两位数下滑。但深入拆解数据后发现,行业增长的底层逻辑并未动摇,反而在需求升级与供给创新中愈发清晰,核心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矿化升级:从“喝得安全”到“喝得好喝”,口感成新赛道

消费者对饮水的需求早已超越基础的“安全净化”,转向“品质口感”的高阶追求,矿物质水正成为市场新主流。双11数据给出了明确信号:矿物质净水器的市场占比从9.1%跃升至20.7%,净饮机的矿化机型占比更是从39.6%突破至55.4%,实现翻倍式提升。背后是茶饮冲泡、精品咖啡、母婴冲调等细分场景的崛起——不同场景对水质的口感要求差异显著,比如冲茶需要矿水激发茶香,母婴用水需要温和矿物质配比,“适配场景的优质口感水”成为核心诉求。水作为所有饮品的基础载体,其品质价值被持续放大,这一趋势正推动水家电行业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级”转型,高端化、场景化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赛道。

制冰功能渗透:“净水+制冰”组合,激活饮品场景新需求

在咖啡机、气泡水机等饮品设备持续热销后,制冰类净水产品成为下一个爆发点。从台式净饮机到嵌入式净饮机,制冰功能已全面延伸至水家电各细分品类,精准匹配夏季降温、家庭宴请、自制鸡尾酒/冰咖啡等多元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台机器解决净水+制冰”的组合,既节省了空间,又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对于品牌来说,这一功能创新大幅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抓手。随着消费场景的持续细化,“净水+附加功能”的组合创新正在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制冰功能的快速渗透只是开端,未来更多场景化功能或将持续落地。

价格分化:“1元1G”高性价比时代,加速渗透率突破

价格分化是水家电行业规模化增长的关键基石。如今,足够好用的净水产品已正式进入“1元1加仑”的高性价比时代,千元区间成为主流价格带。背后是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与供应链的优化:一批性能稳定、过滤效果优良、操作便捷的净水产品,价格逐步下探至普通家庭可轻松接受的范围,大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价格亲民化与产品体验升级形成双重驱动,正在快速激活下沉市场和首次购房、新婚等新增需求。当前净水行业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高性价比产品的普及,正推动行业从“小众选择”向“家庭标配”跨越,为行业规模持续扩容提供核心支撑。

结语:K型分化下,水家电的增长确定性在哪里?

双11的短期波动,更像是高速增长后的阶段性调整,水家电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需求端,消费者对饮水品质的追求持续升级,场景化需求不断细化;供给端,矿化升级、功能融合、价格分化三大方向,精准匹配了不同消费层级的差异化需求,形成了行业K型分化的增长格局。对于品牌而言,把握“高端化场景创新”与“大众化性价比”两条主线,就能在行业分化中抢占先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追求品质口感的高端需求,还是注重实用性价比的基础需求,都能找到适配的产品——这正是水家电在行业寒冬中逆势增长的核心密码。

净化器

市场结构性分化,需求发力在场景化与高性能双主线

整体规模:市场回调,需求分化

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双十一(W41-46,10月6日-11月16日)期间净化器零售额8.96亿元,同比下滑14.2%,零售量46.56万台,同比下滑13.0%。这一“量额齐降”的局面,主要源于同期高基数压力以及消费需求在超长促销周期下的分散。尽管市场大盘表现平淡,但消费端呈现出基础刚需与价值需求两极分化的迹象。部分追求实用功能的消费者聚焦于2000-4000元价格段的基础款产品,带动了宠物净化、大参数性价比等细分功能品类的增长,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在高价位段寻求更优体验,愿意为专业化、场景化的高端体验支付溢价。

产品趋势:宠物净化与高性能机型构筑增长双引擎

双十一大促期间,宠物空气净化器迎来销额高峰点。这一趋势与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它经济”的消费升级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大参数600+CADR值(除PM2.5)的销额占比持续攀升,但这并非偶然。高性能产品占比的提升,反映了消费者对快速、高效净化能力的明确追求,同时也得益于供应链成熟带来的技术下放与成本优化,使以往高端机型才具备的高CADR值在大促期间展现出更强的“质价比”吸引力。

加湿器

量减额增,结构升级主导市场走向

整体规模:量减额增,结构升级主导

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双十一(W41-46,10月6日-11月16日)期间加湿器零售额2.73亿元,同比增长0.8%,零售量78.35万台,同比下滑4.2%。市场呈现出“量减额增”的特点,其核心驱动力在于产品结构的升级,这直接体现为均价上涨至349元,同比提升5.1%。此外,从销售节奏看,重心高度集中于大促当周,这折射出品类的消费特征:作为“计划型改善”产品,消费者普遍抱有“心中有需求,手头等节点”的购买心理,从而将需求积压至双十一大促当周集中释放。

产品趋势:参数升级与功能集成双轮驱动

双十一大促期间,加湿器市场的增长动力明确指向大加湿量机型与加湿净化一体机对价格段的结构性拉动。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大加湿量产品成为升级主线,其中加湿量600-800和1000+销额占比增长显著,分别增长3.6%和3.1%。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全屋加湿”、“快速见效”能力的强烈追求,并直接推动了以纯净型为代表的中端价位段(400-799元) 快速扩张。另一方面,以加湿为主的一体机在大促期间销额占比迅速增长。这表明消费者在偏好多功能产品的同时,对“加湿”这一核心需求的优先级判断非常明确,愿意为解决主要痛点的高效方案支付溢价,从而塑造了“大参数”与“强功能”共同拉动中高端市场的升级路径。

挂烫机

高基数叠加结构调整,双十一短暂阵痛


受去年高基数效应影响,今年双十一挂烫机品类呈现负增长态势。但拨开短期业绩的迷雾,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审视,当前挂烫机市场正处于产品升级的转型期,产品结构迭代加速,高端化趋势明确,双十一的负增长不过是行业升级过程中的短期阵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立式重回主流,创新成行业增长新动力

产品结构的深刻变革,正成为挂烫机行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动力。其中线上立式份额持续扩大占比已超六成。价格端呈现的高端化趋势,与产品技术创新形成双向驱动,消费升级背景下,用户不再满足于基础除皱功能,对熨烫效率、面料适配性、智能化水平的要求显著提高,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溢价。这直接推动了高端产品的快速扩张。吸附式挂烫机凭借增压蒸汽技术,使蒸汽穿透力大幅提升,适配西装、羊毛等高端面料;无杆式挂烫机则通过轻量化设计,解决了传统立式产品占用空间的痛点,迎合了小户型家庭和精致生活需求。技术迭代为高端化提供了支撑,AI 温控算法、语音交互等智能功能也逐步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

电暖器

止跌回稳,近三年最好双十一


双十一期间电暖器线上销额达 7.8 亿元,销量突破 238.2 万台,销额同比增长 23.2%,不仅扭转了前两年增速放缓的态势,更创下近三年双十一同期最高增长纪录。这场超预期的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小暖阳、欧式快热炉等品类爆发与行业整体高端化、小型化结构升级共振的结果,标志着电暖器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 “品质增长” 的转型迈入新阶段。

细分品类的差异化爆发,是驱动电暖器市场实现高增长的核心动能,其中小暖阳与欧式快热炉两大品类的表现最为抢眼。作为适配局部取暖场景的代表,小暖阳凭借 “即开即热、小巧便携” 的优势,精准击中租房人群、小户型家庭及临时取暖需求,双十一期间销额同比飙升 56%,成为增速最快的主流品类。其轻量化设计(普遍重量低于 3kg)与定向取暖功能,既满足了冬季书房、卧室等小空间的快速升温需求,又避免了传统电暖器占用空间大的痛点,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渗透率快速提升。而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欧式快热炉,则以 “静音运行、恒温节能” 的特性赢得品质家庭青睐,销额同比增长29%,这类产品搭载的智能温控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差在 ±1℃内,配合防水设计,既能用于客厅主力取暖,也可在浴室安全使用,完美契合现代家庭对 “舒适取暖” 的升级需求。

综合来看,2025 年双十一电暖器市场的高增长,并非短期促销刺激的结果,而是行业长期结构升级的必然体现。从小暖阳、欧式快热炉的品类爆发,再到高端化、小型化的趋势深化,每一个增长节点都指向 “消费需求升级” 与 “产品供给创新” 的精准匹配。

展望未来,随着居民对取暖舒适度、节能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智能家电生态的持续融合,电暖器行业将继续沿着 “高端化、场景化、智能化” 的路径前行。对于企业而言,抓住小型化品类创新、深耕专业电商服务、布局高端技术研发,将成为在行业增长红利中占据先机的关键,而这场由结构升级驱动的增长,也将为电暖器行业带来更持久的发展动能。